
舞蹈节目《我的祖国》。记者 池远摄
歌声激荡,礼赞伟大胜利;光影璀璨,点亮和平之路。8月28日上午,“丰碑映初心 盛世谱新篇——鼓楼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汇演”在海洋经济科创高地举行。
此次活动由鼓楼区委、区政府指导,区委宣传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委区直机关工委、区文体旅局联合主办,区直各部门、十个街镇、退役军人、共建单位、居民和学生代表参加。
铁血丹心铸丰碑
这是一段值得永远铭记的历史,这是一首用血与火写就的英雄史诗。当天的演出透过历史烟云,回望同仇敌忾、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
人们不会忘记,82名烈士血战到底,掩护江苏北部的淮海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朗诵节目《历史不会忘记》追忆英烈的丰功伟绩,稚嫩童声响彻全场:“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千千万万个刘老庄连必将挺身而出,护我山河。”
人们不会忘记,8位女战士誓死不屈,相携走向东北地区乌斯浑河深处。情景诗节目《穿越时空的对话》是两代人的心灵交汇,演绎战士们的心愿:“胜利的那一天,我们一定会回来,与你们共舞,欢唱祖国的繁荣昌盛。”
一声龙腔,气冲霄汉,唱不尽华夏儿女的忠勇肝胆。福建省实验闽剧院节目《荣耀—定军山》,将国粹京剧与现代歌曲创新融合,展现了黄忠“宝刀不老”奋勇杀敌的豪情。
“用文艺汇演纪念抗战胜利,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每一个表演节目都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和平的珍贵,也激励我们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致敬英雄,传递爱国情怀。”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副院长林杰说。
战场的硝烟虽已散去,但英雄的事迹永不磨灭。它是一座永恒的丰碑,映照着党的初心与担当。
“激昂的红歌、深情的诗朗诵,仿佛让我回到了浴血奋战的岁月。演出对和平的珍视和对历史的铭记,让我最为触动。”福州市“最美退役军人”钱宏伟表示,如今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大家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让和平之花永远绽放。
时代华章谱新篇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先烈们梦想中的繁荣盛世,已由人民群众亲手创造;新时代的奋进篇章,正在这片经历过战火考验的土地上续写。
听,音乐快板节目《在伟大旗帜指引下》奏响明快的节奏。从“月背登陆创第一”到“三艘航母自己造”,从“实体数字融合深”到“养老育幼百姓欢”……在伟大旗帜指引下,中华儿女足音铿锵,鼓楼人民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欢歌奋进。
看,舞蹈节目《三条簪》展现独具特色的闽都文化。屏幕上的三坊七巷见证福州城的千年历史,头戴“三条簪”的舞者与闽剧演员默契配合,展现勤劳智慧的福州妇女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对着泛黄的照片,妈妈对我说,还有一位至亲家人仍在外漂泊……”在《妈妈对我说》温暖的旋律中,祖国母亲期盼着游子归来。
“这是由我和鼓楼区退役军人作词作曲的原创作品,通过温情的艺术语言诉说人民渴盼两岸统一的心声。”央视春晚特约作曲人、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蒋舟介绍,歌词中没有大道理,而是把两岸比作一个家,音乐风格也力求通俗化、流行化,让歌曲更加走心、更加温暖。
身为作曲家,蒋舟已经多年不登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特意从外地赶来参加鼓楼区这场活动,在特殊的时间节点把这个作品唱给大家听,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他说。
薪火相传向未来
“捧起先辈手中的钢枪,五星红旗高高举起,和平生活我来守护,祖国放心致敬军礼……”
和平需要捍卫,伟业需要承续。活动尾声,由鼓楼区退役军人作词作曲的原创歌曲《捧起先辈手中的钢枪》和原武警福建总队文工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刘淑清领唱的《爱我人民爱我军》,唱响了军民鱼水情深、共同迈向美好未来的时代强音。
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在鼓楼大地迸发新的光芒。“五凤街道将结合铜盘路双拥国防示范路改造提升工作擦亮双拥底色,依托省烈保中心以及在建的福建革命军事馆讲好红色故事,联动辖区单位、学校共建,将爱国教育与民生服务、教育思政结合起来,筑牢基层治理的精神根基。”五凤街道办事处主任张谨说。
今年以来,鼓楼区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组建由专家学者、理论骨干、抗战老兵等组成的80支理论宣讲队伍,赴基层开展“我与老兵面对面”“邮票中的抗战故事”等主题宣讲,举办“铭记抗战史 奋进新征程”知识竞赛、“光影回忆”红色电影展映、“红色基因 薪火相传”主题研学等活动近100场,依托“家在鼓楼”融媒体平台发布抗战老兵口述史35篇,持续推动伟大抗战精神深入人心。(记者 莫思予 通讯员 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