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展示区、互动体验区吸引小朋友关注。记者 池远摄
科学,点燃未来的火种;科普,播撒希望的种子。9月12日上午,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月鼓楼区主场活动在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举行。活动由鼓楼区委宣传部、鼓楼区科学技术协会、鼓楼区教育局等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相关单位联合主办。
探源初心
无人机腾空而起,精准地穿越一个个障碍物,展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也拉开了当天活动的帷幕。
科学的星光,始终照耀着民族前行的道路。从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到中国天眼,“大国重器”主题宣讲深入浅出地展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壮阔历程以及中国的科技硬实力。来自福州科技馆的科普老师谢宁静着重讲述了“天眼之父”、中国天文学家南仁东的坚守与奉献,他一生为国造重器的执着、踏遍深山的务实、攻坚克难的韧劲,正是科学家精神的生动写照。
辖区居民、学校师生听得认真,倍感振奋。“今天我们走进科学家的世界,感受到他们的崇高情怀与品格。”鼓二小四年级学生高悦颖说,活动让她收获很多,对探索未知世界更有兴趣,将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鼓楼区科协主席林锋表示,9月是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区科协将聚焦“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活动主题,联动多元组织力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超过30场次的科普活动,广泛营造爱党爱国、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智趣科普
科学的世界充满奇趣,等待人们去发现、去探索。现场,科学不只是书本上的公式,而且是可触摸的互动装置、沉浸式的场景体验——
观察“马德堡半球”,了解大气压力的原理;看“液氮蘑菇云”,观察液氮遇热迅速气化产生的现象;演示“火焰神掌”,了解燃烧原理与安全防护……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呼声,一系列科学实验秀轮番上演。
活动设有科普展示区及互动体验区,“灵感引擎·AI文创体验”“智飞未来·无人机体验”等八大主题展位围着跃跃欲试的人群。碳水科技(福州)有限公司通过“潮AI拍”系统实时生成融合文旅IP的虚拟形象,并借助3D打印、徽章机等设备快速制成实体文创,为公众尤其青少年提供低门槛、高趣味的人工智能实践与数字创作体验;鼓楼文投电竞发展有限公司旗下“CityCode城市代码”品牌,借助VR、运动传感及交互游戏等趣味项目,构建沉浸式数字运动场景,提升青少年对科技赋能体育的认知。
来自鼓二小的学生代表们还带来了舞蹈《我们去探险吧》,以充满童趣与活力的表演,展现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每一个实验都是科学原理的生动诠释,每一次互动都将点燃心中的科学火花。“鼓楼区首个科普月活动将抽象的科学原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既给学生带来启发,也让我在科普形式创新上收获不少灵感。”来自鼓二小的科学教师张晓燕说,期待未来能借助这类形式,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欲。
创想未来
如何用人工智能制作一幅科技月的宣传画?如何用人工智能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福建省数字经济促进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黄进的“奇妙的人工智能”科普讲座,为学生带来了前沿知识的碰撞与科学思维的启迪,播撒下了探索未来的科学种子。
“科技向高攀登的同时,后备军的培养也很重要。”黄进表示,全民参与的科普活动是科技得以蓬勃发展的土壤,只有厚植科技土壤,才能培养后备人才、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事实上,鼓楼学子已经在攻坚克难中触摸科学本质、体悟工程精神。就在7月底,鼓二小的5名学生一路过关斩将,在全球发明大会全国总决赛中大放异彩。温湿度雨量智能房屋、风神帽、酵母机温度计与微观世界的温度哨兵等3个科创项目勇夺1金1银1铜的佳绩。
作为省会核心城区,鼓楼区始终坚持以科学教育赋能未来发展,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全区科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普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特色科普活动精彩纷呈,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普工作格局日益完善。鼓楼区已连续五届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区”,组织开展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多次获得中国科协和省科协表彰。
鼓楼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首个全国科普月为新起点,深入推进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公共场所”,不断丰富科普内容供给,创新科普传播形式,提升科普服务效能,让科学的种子在鼓楼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实际行动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鼓楼力量。(记者 莫思予 通讯员 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