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记者 孙帆)晨光熹微,潇水河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以前虫草多、道路窄,现在山清水秀,晚上跳舞散步都宽敞!”近日,家住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西佛桥边的居民王玲珍感慨。崭新的滨水步道上,晨跑者步伐轻盈,老人含饴弄孙——这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正是江华“两河三岸”生态治理工程带来的美丽蜕变。
改造后的两河三岸(黄春华/摄)
这座湘南小城,正以“两河三岸”生态治理工程为笔,书写城市更新的民生答卷。
2023年,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将“两河三岸”项目列为“一号民生工程”,总投资3.07亿元,规划范围112公顷,核心区55公顷,覆盖西河、东河两岸及三角洲地带。该工程摒弃大拆大建,以“微改造、精提升”理念,系统推进水系治理、景观提升与文化融合。
“护栏上的瑶族十二姓、图腾雕塑,让我们更懂家乡文化。”不少江华市民纷纷点赞项目“文化筑魂”的巧思。
为充分听取民意,江华创新“共商共建”机制,召开了30余场群众座谈会,采纳百余条建议。项目指挥部科学规划,贯通6公里滨水步道,新增绿化超8万平方米,配套休闲广场、健身设施及灯光系统。同时,通过河道清淤、堤岸加固、污水截流,筑牢防洪安全网,提升水体质量,实现“还水于民,还绿于民,还景于民”的承诺。
华灯初上,潇水两岸流光溢彩。每周五晚,豸山广场化身欢乐海洋:“歌声飘过70年”主题活动点燃夏夜,乐队表演、全民K歌、亲子游戏轮番登场,夜市美食飘香,瑶医瑶药体验与文创产品展示更为这里增添文化韵味。
改造后的两河三岸夜景(黄春华/摄)
“这不仅是我们周末聚会的好去处,更是展示新瑶都的窗口。”市民林艳感叹道,在生态治理的底色上,人文与烟火气交织,绘就了江华独特的城市气质。
从“脏乱差”到“美如画”,从“靠水吃水”到“还水于民”,江华正以“两河三岸”为支点,撬动城市能级跃升。目前,该工程已累计新建步道6公里、绿化8万平方米,配套设施覆盖全域,防洪标准与水体质量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