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一线调研·新罗篇⑥︱在谢华安院士基地感受稻香里的科学家精神

来源:央视网 | 2025年09月21日 19:42:28
央视网 | 2025年09月21日 19:42:28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在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保丰村“龙岩新时代文明实践谢华安院士基地”周围,大片稻田环绕。

不同于常见的科研基地,这座院士基地本身就是一座传统土楼——“凝庆楼”,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就出生并成长于此。

龙岩新时代文明实践谢华安院士基地 郑育红 摄

土楼与田野,共同滋养了这位农业科学家。如今,这里已成为传播科学思想、弘扬劳动精神的“红色课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

谢华安院士在基地“院士讲坛”为前来学习的党员干部群众讲课。 适中镇宣传办供图

走进基地,展厅以实物、影像和互动装置等形式,生动再现了谢华安院士带领团队攻坚克难,选育出“明恢63”“汕优63”、福香占等突破性水稻品种的艰辛历程。参观者不仅能直观感受一代农业科学家“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实干精神,也更深刻理解了“藏粮于技”的战略意义。

谢华安院士与适中镇中小学生在“田间实践”稻田里一起割稻子,讲水稻的故事。 适中镇宣传办供图

当地还创新开展“蓝田论稻”田间课堂,经常组织青少年参与割稻比赛、稻种观察等体验活动。谢华安院士多次回到故乡,亲自为孩子们讲述“一碗饭里的科学”,在他们心中播下知农、爱农、珍粮、节粮的种子。稻花香里说丰年,基地正用最生动的方式,培养孩子们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和乡土情怀。

龙岩新时代文明实践谢华安院士基地不仅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展示窗口,更成为连接科学与大众、传承与创新、教育与生产的重要桥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稻香力量”。(韦菊 郑育红 高肖幸子 宋宁宇)

编辑:蓝楚灵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