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距离永靖县城3公里处,有一片湿地,既是市民和游客的“休闲后花园”,也是候鸟的栖息地。
这便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人工湿地——太极岛湿地,但在治理前,这里是一片滩涂地和盐碱地,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太极岛湿地的变化,正是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永靖县借助太极岛、刘家峡水库、炳灵寺石窟等,打造黄河九景,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文旅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太极岛湿地
盐碱滩涂成“候鸟天堂”
每年10月、11月,大批候鸟如约而至,来到太极岛。
太极岛,由黄河三峡流域太极湖岸边的沼泽湿地和河心洲沙岛共同构成,面积约9平方公里。
“这里通过黄河湿地保护项目和文旅项目的结合,加大黄河排污口及河道治理力度,开展两岸绿化美化,有效保护了湿地生态系。”永靖刘家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太极岛景区工作人员刘永莉介绍。
太极岛湿地
变化后的太极岛,成了“候鸟天堂”。如今这里生活着灰鹤、红嘴鸥、绿头鸭、黄鸭等30多种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鸟类。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太极岛湿地的保护与管理,不断完善湿地生态系统,让这片湿地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成为鸟类栖息的乐园,游客休闲的胜地。”刘永莉说。
太极岛湿地,不仅仅是一片盐碱地和滩涂地的变化。永靖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孔龙生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永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定位,系统实施治污、防洪、节水、绿化“组合拳”,治理黄河干流库岸29公里,守护黄河安澜。
高峡出平湖 打造黄河上游“绿富美”
黄洮交汇处
黄河,在永靖境内蜿蜒流淌,流经107公里,形成了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被誉为“黄河三峡”。
这里的黄河,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浑浊奔腾,而是清澈碧蓝。
黄河穿境而过,也在这里形成了炳灵湖、太极湖、恐龙湖三座“高峡平湖”。
在守护黄河安澜的同时,近年来,永靖县以黄河沿岸生态治理为重点,争取实施“三北”工程等绿化造林项目,大力实施国土绿化造林项目,近三年建成生态林24.73万亩、经济林9500亩。
同时,立足黄河资源、黄河生态、黄河文化,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保护为首要职责的旅游产业化发展之路。
永靖县先后实施黄河三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文旅基础设施等41个项目,打造了炳灵石林、黄河三湾、黄洮交汇、刘家峡恐龙博物馆等一批景点。
让资源“活”起来 让城市“靓”起来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需要探索产业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
孔龙生表示,他们正在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价值实现途径,深度挖掘资源禀赋,培育产业、丰富业态、延伸链条,加快工业转型化、文旅产业化、农业现代化,成功创建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刘家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初步构建了富民强县产业体系。
炳灵寺石窟
目前,永靖县精心打造了包含“小茨农庄—恐龙博物馆—太极岛—水电博览园—环湖北路—黄河三湾—滑翔伞营地—炳灵石林—炳灵寺”在内的永靖黄河九景。
今年以来,永靖全县接待游客527.83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30.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53%、16.25%,文旅产业综合效应显著增强,“蓝色黄河”魅力愈加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