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阅读:小酸枣大棋局——内丘一粒酸枣仁里的乡村振兴密码
            
              正在阅读:小酸枣大棋局——内丘一粒酸枣仁里的乡村振兴密码
                                
            
内丘县樊交台酸枣种植基地,村民在采摘酸枣。(内丘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
央视网消息 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一颗小酸枣正释放出巨大能量。这里通过规模化种植、深加工延伸和品牌建设,把传统的道地药材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
荒山变绿地 酸枣成“致富树”
2018年,北寨村村民闫振国开始规模化种植酸枣。从自家30亩到如今承包、合作种植超过万亩,他不仅是种植大户,还是农业合作社负责人、酸枣商会会长。传统野生采摘和零散种植难以形成产业,闫振国和团队在选种、管理上不断摸索,如今已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枣种植基地,村民在翻晒酸枣。(内丘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内丘县酸枣产业采取“仿野生”模式,既遵循自然规律,又融入现代管理,亩产量达到1000公斤左右,是过去的数倍。目前,仅公子峪合作社种植面积就超过2.37万亩,带动周边数百户村民增收就业。昔日荒山披上绿装,变为农民的“致富山”。
深加工拓展价值链
“一粒酸枣,浑身是宝。”酸枣果肉能食用,枣仁则是著名中药“邢枣仁”。随着产业升级,酸枣的价值被不断挖掘。当地引导企业自2014年起研发酸枣饮品,将家常酸枣汁推向市场,如今年产约2万吨,产值达千万元级别。研发的酸枣仁膏等药食同源产品,也深受消费者青睐。
此外,加工环节的技术含量也在提升。内丘当地企业引进国产自动化设备,实现酸枣核破壳、色选一体化,两名工人即可日加工10吨枣核。不仅大幅提高效率,也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现代化升级。
政策引导与科技赋能
内丘酸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内丘县连续举办酸枣产业发展大会,擦亮“邢枣仁”金字招牌。内丘县农业农村局正在推动建设中药材产地仓、交易中心和数字化平台,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营造优质发展生态。
“邢枣仁”是“邢台酸枣仁”的简称。作为核心道地产区,内丘已成为全国酸枣仁种植、加工和销售中心。2025年,内丘推出“内丘邢枣仁”区域公用品牌,不仅提升了地理标识价值,也重塑了产业影响力。
目前,内丘县酸枣种植面积约20万亩,加工企业800多家,年加工酸枣18万吨,枣仁约6000吨,产值超过55.8亿元,从业人员上万人。通过“政策+科技+品牌”的组合拳,内丘正由 “全国最大酸枣仁加工集散地”向“全国最大产业价值中心”转变。
小酸枣的大棋局
一粒酸枣仁,承载的不仅是农民的增收梦想,更是地方产业振兴的路径探索。从田间种植到企业研发,从智能加工到品牌建设,内丘酸枣产业展现了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的样板。
如今,内丘县正以“内丘邢枣仁”品牌为抓手,谋划高质量发展,努力引领中国酸枣仁产业的未来。小酸枣正在走出大棋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正在阅读:小酸枣大棋局——内丘一粒酸枣仁里的乡村振兴密码
            
              正在阅读:小酸枣大棋局——内丘一粒酸枣仁里的乡村振兴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