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 9月26日,浙江省举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
过去五年,浙江有效应对多重风险挑战,经济稳进向好、社会安定有序,各项目标任务实施总体符合预期,是浙江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五年间,浙江的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万亿、8万亿、9万亿元三个大台阶,今年预计可以达到约9.5万亿元,占全国份额提升至6.7%左右。“十四五”经济总量增加接近3万亿元,浙江的人均GDP从2020年的1.46万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9万美元,预计今年可突破2万美元。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浙江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至全国第四,涌现出杭州“六小龙”等一批创新型企业,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受到国内外瞩目。数据显示,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3,培育形成现代纺织与服装、绿色石化、高端软件、智能物联、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5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达71.8万辆,比去年同期又增长了52.8%,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58.2%,也就是说,每10辆上牌新车中有6辆是新能源汽车。
五年来,浙江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人民生活获得新改善。山区海岛县实现GDP县县破百亿,设区市之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缩小至1.54。2024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4年、40年居各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1.96缩小至1.83。2021-2025年累计实施十个方面民生实事共197项,群众满意度和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的难题,以开放的姿态拓展发展的空间,浙江省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浙江连续4年排名第一。民营经济“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连续27年居全国第一。
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浙江,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第3个3000万标箱级大港,“义新欧”中欧班列线路增至26条,已累计开行超1.3万列。面对外贸变局,浙江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年进出口总额突破5万亿元,出口占全国的份额提高至15.3%。
这五年,持续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浙江文化软实力实现新提升。借助杭州亚运会以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良渚论坛”等重大文化活动平台,浙江在全球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杭州国家版本馆、良渚文化遗址公园、浙东运河文化园等一批重大文化地标建成。网文网剧网游文化“新三样”成功出海,《黑神话:悟空》成为全球现象级“爆款”产品,浙江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至7.2%。
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经过五年努力,浙江的天蓝山绿水清,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提升。同时,浙江的能源更清洁、发展更低碳,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单位能耗、水耗持续下降,充分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