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共创高州荔枝主题微短剧的叙事与创意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5-09-28 19:08:19
央视网 | 2025-09-28 19:08:19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 当微短剧遇见丰收——“三农”微短剧创新发展思享会日前在广东茂名高州举行。作为高州市“微剧映三农·荔乡庆丰收”系列主题活动的重要环节,北京大学电视台原台长史均英、国家一级演员赵珈琪、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大湾区影视学院院长庚钟银、高州市泗水镇党委书记钟宁、茂名(滩底)微短剧经济服务中心驻村导演吴亚春等业内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从枝头到心头——共创高州荔枝主题微短剧的叙事与创意”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史均英:引入青年视角提升“三农”题材传播力

史均英认为,可以将滩底村打造成大学生实践基地与教育平台,依靠青年群体的创新视角,用更贴近受众偏好和市场趋势的作品,展现乡村真实面貌与农业劳动的价值。

她表示,茂名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可以借助微短剧这一新兴载体,使滩底村逐步形成以“三农”题材为核心的创作生态,成为区域文化传播的新名片,让更多人透过镜头看见农作的温度与乡村的潜力。

赵珈琪:讲好乡村故事 诠释“家”的味道

优秀的乡村叙事,其内核往往在于对“家”的精准诠释。赵珈琪认为,应着力在作品中营造出独特的“家的味道”——一种质朴而清甜的温暖感,让它成为情感共鸣的基石。她建议,可通过展现新老村民同心协力、开拓进取的奋斗历程的剧情,由“小家”的微观视角,生动折射出乡村共富与城乡融合的宏大主题,实现从一个家庭故事观照时代变迁的叙事深度。

庚钟银:通过具象故事承载文化的延续性

庚钟银近期造访高州根子镇一友人改建的民宿,院中一棵千年荔枝树令人动容。新搭建的阳光房与古树并肩,主人描述着伸手可摘果、品茗尝鲜的场景。在他看来,此情此景,恰似一场古今对话:千年古树默默见证着当下生活与往昔故事的悄然衔接。庚钟银认为,“三农”微短剧创作的核心在于搭建这种“时空桥梁”,以具象的故事承载文化的延续性,让千年古树所见证的往昔生活与当下情感产生深刻共鸣,从而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

钟宁:滩底村为影视创作提供丰富场景

高州历史底蕴深厚,其下辖的滩底村不仅是荔枝核心产区,更坐拥一片弥足珍贵的古荔枝林。该林区内,树龄超五百年的古树达102棵,其中千年以上古树更有38棵,形成了极具规模与历史纵深度的独特景观。在钟宁看来,这片古绿林本身即为极具价值的天然影棚,林间每一处皆可成为绝佳的取景地与文化打卡点,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场景资源与文化支撑。

吴亚春:将“团聚”元素融合进短剧

吴亚春表示,把“团聚”这个主题放进微短剧里,特别能表达农村的故事。高州的荔枝,从来不是一颗一颗单独长的,而是一簇一簇紧紧靠在一起,这种生长的方式,和高州年历里强调的“团聚”精神正好呼应。在吴亚春看来,这种凝聚的力量,正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把它放进剧里,不需要刻意煽情,就能自然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牵挂,也更容易让观众理解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和情感。

编辑:麦锦婷 责任编辑:张晓琳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正在阅读:如何共创高州荔枝主题微短剧的叙事与创意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