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楼:社区与老党员的双向奔赴

来源:福州日报 | 2025年10月10日 10:17:59
福州日报 | 2025年10月10日 10:17:59
原标题:社区与老党员的双向奔赴
正在加载

老党员参加社区党建活动。(大凰山社区供图)

“我们这些老同志有余热,应该学习‘老杨树’精神和林国山老师事迹,为社区聚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78岁的老党员薛中柱说。

日前,记者走进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大凰山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室,看见了社区与老党员的双向奔赴,感受到一份退休不退志的精神在这里落地生根。

时间回溯到2023年,在福州市委老干部局指导下,大凰山社区决定成立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室,为老党员发挥余热搭建平台。“党建工作室要吸纳什么人?我们首先想到了以老薛为代表的有专业特长、有奉献精神的老党员。”大凰山社区党委副书记蔡凌燕说,这群老党员有的深耕社区治理多年,熟悉基层情况;有的擅长党史宣讲,能传递红色力量;还有的精通法律知识,可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他们就是党联系群众、服务社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坦白讲,退休后我本来也想安安稳稳享清福,但来到大凰山社区后就变了。”在社区,薛中柱发现社区党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社区请来福建省委党校的专家上党课,课程内容深入浅出,受益匪浅;社区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加点为居民服务,在疫情期间、台风天等特殊时期更是坚守岗位,奋战在一线,“是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感染了我,让我也想为社区贡献力量。”他说。

薛中柱是省广播影视集团退休工程师,也是一名退伍老兵,擅长红色教育宣讲。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老薛就发挥所长在社区开展了一场又一场宣讲,成为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红色故事大王”。建军节前一场宣讲中,老薛带来了一件特殊“教具”——在战场上缴获的日军报警器。当报警器发出尖锐的声响时,现场小朋友瞬间被吸引,而报警器背后的抗日故事,更让孩子们听得入迷。红色种子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在小朋友心中生根发芽。

如今,大凰山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室已吸纳了15名具备专业特长的老同志组建银发助邻人才库。除了薛中柱,每位老党员都在社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服务赛道”,薛中柱的好友高金城便是社区法律服务领域的“明星”。

退休前,高金城在省高院工作,有着扎实的法律知识与丰富的实战经验。加入党建工作室后,他就成了社区法律服务的“中流砥柱”,作为社区法务特派员,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居民“翻译”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无论是邻里纠纷、小额借贷,还是子女抚养等常见问题,经他耐心分析、专业解答,总能迎刃而解。

“高金城当法务特派员,是出了名的认真负责!”蔡凌燕点赞道,每周固定时间,高金城都会准时出现在法律特派员工作室,面对前来咨询的居民,他始终保持严谨的专业态度和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时间久了,高金城有了知名度,除了固定的值班接待,许多社区居民还会提前与他预约时间,专程向他寻求专业指导。

加入党建工作室后,老党员们更加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以及自己发光发热的舞台有多大。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极大地鼓舞了我们。”薛中柱说,退休的“老杨树们”结合亲身经历向市民讲历史,讲党的创新理论,讲新时代城市发生的可喜变化,这份付出能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与肯定,让他深刻意识到,自己所做的是一件很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远有‘老杨树’,近有林国山。”薛中柱说,福州市首位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的社区工作者、西湖党建工作室带头人林国山就是他们的身边榜样,“我们要学习‘老杨树’精神,学习林国山老师的事迹,继续为社区发光发热!”(记者 冯雪珠 通讯员 李敏)

编辑:黄钰姣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