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商务“十四五”答卷:消费外贸稳居全国前列 引资开放同步亮眼

来源:央视网 | 2025年10月14日 18:20:51
央视网 | 2025年10月14日 18:20:51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 陈少婷)10月1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

新闻发布会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口岸办主任,省招商局局长黄河明介绍“十四五”期间,福建省商务发展的总体情况。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德培,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杭东,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余立威,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林本东出席并答记者问。

消费大省已成规模 外贸强省根基巩固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口岸办主任,省招商局局长黄河明介绍总体情况

“十四五”时期是福建商务在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建设消费大省、外贸强省、引资大省、开放强省,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面对多重挑战,全省商务系统迎难而上、稳中求进,重大任务有序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黄河明介绍总体情况。

在消费方面,福建着力激活力、惠民生,消费大省已成规模。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1.9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接近2.5万亿元,年均增长6.3%,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总量升至全国第8位;服务消费发展迅速,商旅文体健多元融合,“福建有口福”“一路山海一路歌”等IP深受欢迎;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投入国债及配套资金超120亿元,带动销售超千亿,惠及千万消费者。

在外贸方面,福建着力提信心、增动能,外贸强省根基巩固。福建2024年进出口规模近2万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出口稳居全国第6位,进口升至全国第7位;实施“助力万企成长”行动,培育外贸主体超3.2万家,较2020年净增6500多家;连续四年实施“福品销全球”行动,累计组织近1万家次企业参加800余场境外展会;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全省全覆盖,跨境电商海外仓总面积超230万平方米,稳居全国前列。

在引资方面,福建着力建机制、抓统筹,引资大省蓄势显效。省商务厅成立省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聘任首批省级招商顾问20名;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成功恢复“一年一办”,开辟金融资本招商新领域,已成为“投资中国”的标志性展会;福建过去四年新设外资企业数持续增长,共新设1.3万家,实际使用外资173.3亿美元,保持全国第8位;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占比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4.4%。

在开放方面,福建着力谋改革、促合作,开放强省再谱新篇。对内,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等获批建设,成为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合作的“名片”;颁布《福建省开发区管理办法》,推进全省开发区整合提升。对外,全力打造“福建投资”品牌,服务企业海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2021年—2025年8月,全省累计备案对外投资企业1175家,实际投资额126.5亿美元。

黄河明表示,下一步,省商务厅将以实干实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作出商务新贡献。

口岸开放成效显著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德培介绍有关情况

“十四五”期间,福建省积极推动口岸扩大开放,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助力福建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有力支撑。

“福州罗源湾港区环下屿岛作业区扩大开放等3个项目获国务院批准,福州黄岐港区扩大开放等4个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刘德培介绍,福建口岸扩大开放成效显著,黄岐港区对外开放,完成福马“一日生活圈”建设的关键一环,有力保障了黄岐-马祖航线的常态化运行。

在口岸营商环境方面,福建大力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便利化措施。深化区域口岸合作,签署闽赣两省口岸区域合作协议,实现“福建口岸+江西腹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2024年闽赣海铁联运集装箱运量13.59万标箱,比2020年增长近2倍;实施闽粤港澳“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累计监管货物货值超110亿元,惠及企业近5000家。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省商务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以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发展模式创新为主线,持续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96家,核准面积815平方公里。2025年考评数据显示,省级以上开发区贡献了全省71%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67%的实际使用外资,64%的外贸进出口额。

刘德培表示,下一步,福建口岸工作将进一步发挥福建省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增强口岸竞争力、辐射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打响“全闽乐购”促消费品牌 健全农村商品流通网络

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杭东

“十四五”期间,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决策部署,出台一揽子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打响“全闽乐购”促消费活动品牌,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杭东表示,2020年以来,以“全闽乐购”统领全省商务领域促消费活动,先后组织开展扩消费八大行动、消费促进年十大行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政银企协联动,每年举办“全闽乐购”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约万场,营造了“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的消费氛围。

福建加强高品质消费品供给,持续做优福茶、福酒、“闽菜”等公共品牌。2020年以来,新认定“福建老字号”139家,获得商务部“中华老字号”认定15家。支持打造“福品展示中心”,推动举办三届福品博览会,组织开展“闽货华夏行”“福品销全球”等活动,推动“福品卖全球、全球买闽货”。发展数字消费,成功举办“中国电商主播大赛”,四届赛事累计参赛选手超1.75万人,直播带货超114亿元,服务产业带34条。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从2022年开始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主要任务是健全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上行双向渠道;进一步加强市场主体培育,丰富农村消费市场。

据悉,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从2021年的2804.79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3791.09亿元,增长35.2%;2022年以来,农村网络零售额始终位居全国第3位。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从2021年的357.1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638.1亿元,增长78.7%,跃居全国第4位。全省乡村人均社零与城镇人均社零比从2022年的35.4%上升到2024年的41.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

充分发挥“四通四到” 推进内外资一体化招商

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余立威

高质量招商引资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动力来源,特别是外商投资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以来,我省吸引外资质效不断提升,全省招商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完善。”余立威介绍,“十四五”期间,福建省先后出台《福建省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若干措施》《福建省稳外资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四通四到”、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清单+首席服务官”、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协调等机制作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400多项,以更优环境支持企业发展,以更大力度引资稳资,让外资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近年来,福建省加强招商引资工作顶层设计,从无到有建立全省招商统筹协调机制。2023年,福建省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同年5月,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2024年1月,省商务厅加挂省招商局牌子正式运作,进一步强化全省招商工作统筹,推进内外资一体化招商。

余立威表示,下一步,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将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坚持把高质量要求贯穿招商引资全过程,积极主动服务,探索招商新模式,拓展招商新渠道,加大重点领域利用外资力度,打响“投资福建”品牌,推进引资大省建设,不断提高福建省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完善“闽企出海”综合服务体系 境外经贸合作区布局更加广泛

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林本东

福建是开放大省,闽商凭借着“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勇闯天下、勇立潮头。

“十四五”以来,省商务厅每年制定出台“丝路投资”政策,积极构建企业出海服务体系,组建成立“闽企出海”专业服务联盟,上线运行“闽企”出海综合服务平台,鼓励支持企业安全有序“走出去”,提升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水平,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林本东介绍,2021年至2025年8月底,福建省累计备案新设对外投资企业1175家,中方协议投资额达到209.6亿美元,实际投资额126.5亿美元,分布在87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批发零售业、制造业等17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对外投资每年带动出口接近100亿美元。外派劳务规模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

据悉,紫金矿业在中亚、南美等地区加大投资,铜、金等矿产资源权益储量跃居国际前列。福耀玻璃海外收入占比达42%,在美国、德国等国家建设11个生产基地,深度绑定特斯拉、奔驰等车企供应链。境外经贸合作区布局更加广泛,据不完全统计,福建企业已投资建设境外产业园区超40个,占地面积达到100多平方公里,为企业对外投资集聚发展提供载体平台。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整合各方力量,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结合、境内境外携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闽企出海”综合服务体系,为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陈子涵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