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青春共话·探秘内蒙古|文博馆超有范儿 在这里看见未来
央视网消息 10月15日,“青春共话·探秘内蒙古”全国百名青年网络大V北疆文化交流活动在呼和浩特市启幕。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及内蒙古本地的青年网络大V,踏着秋日的脚步先后走进内蒙古博物院新址、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敕勒川草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北疆大地的“科技范儿”“国际范儿”与生态魅力,见证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

在内蒙古博物院新址大厅里,20米长的“魔屏”循环呈现着文物知识图谱与数字互动内容,轻触屏幕即可清晰查看文物的“身份”。全息投影的AI讲解员“鸿格尔”不仅能快速解答展品的工艺奥秘,还能即兴赋诗,满满的“科技范儿”,让在场大V纷纷点赞。在“融铸北疆”展厅,沉浸式微场景让观众仿佛瞬间穿越到辽阔的草原,展品借助科技手段实现了从“静态陈列”到“鲜活叙事”的蜕变。
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打破语言壁垒,让不同文明在凝视中找到共鸣。走进艺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对话”雕像,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故事在此生动呈现。开馆至今,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已成功举办多场大型展览和主题活动,观众可以看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传世之作。同时,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以本土文化为主题,打造“守望北疆”内蒙古雕塑艺术展厅,通过84件丰富多彩的雕塑艺术品展现内蒙古自然风貌之美、地域民族风情之美和民族团结之美。

秋日里的敕勒川草原金黄牧草漫卷如浪。这里的生态“逆袭”书写着内蒙古绿色发展答卷。从过去植被覆盖率不足20%的退化草场,到如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态胜地,85%以上的植被覆盖率让《敕勒歌》场景重现。夜幕下,呼和浩特市乌兰牧骑带来的实景演出,瞬间将所有人的激情点燃,呼麦、长调、马头琴……内蒙古非遗的魅力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
一日行程里,科技与历史交融、本土与国际对话、生态与旅游共生的图景徐徐展开。青年大V们用镜头定格北疆魅力,以文字传递发展信心。这场文化之旅不仅践行了“文化传承、青年赋能、区域协同”的发展路径,更向外界展现了内蒙古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步伐与无限活力。
正在阅读:青春共话·探秘内蒙古|文博馆超有范儿 在这里看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