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 2025年,越来越多的云南特色文创出圈。云南依托丰厚的文旅资源,着力推动游客流量向消费增量高效转化,持续聚焦文创领域,深度挖掘传统技艺,培育兼具特色与品质的“云南礼物”,让更多人了解云南,爱上云南。
云南瓦猫是文创新宠之一。这些曾威严端坐于门头瓦脊、屋宇飞檐的“守护精灵”,以其古朴的形态默默守护着宅院平安。
昆明龙泉古镇文化研究院院长洪海波介绍道:“瓦猫相比于其他地区屋脊兽,形式多样。这种特性,让设计师能够在瓦猫的设计上尽情发挥创造力。”
云南瓦猫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年轻设计师们创新设计,将瓦猫变成精致玲珑的摆件、冰箱贴、挂坠等文创产品,让瓦猫既兼顾实用价值又贴合当代生活美学。这种“古艺新生”的尝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那些设计新颖、品质优良的瓦猫文创产品迅速在市场上获得关注,成为游客的“云南记忆”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龙泉古镇瓦猫博物馆,了解瓦猫历史,并体验制作云南瓦猫。
“自2022年瓦猫博物馆开馆以来,经过多方宣传,瓦猫也被更多人熟知。”对于瓦猫知名度的变化,洪海波深有感触。“北京、上海、新疆等多地的高校学生纷纷来到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了解这一技艺。目前,博物馆日均人流量能达到50-60人,旅游高峰期能够达到200人左右。”瓦猫博物馆工作人员腾豪说:“很多年轻人都很喜欢瓦猫,他们会到博物馆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瓦猫。”
瓦猫的成功转型是云南文创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云南广袤的土地上,各地正基于自身独特的文化基因,积极开发具有辨识度的文创产品,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
例如腾冲和顺古镇结合和顺图书馆历史,设计了和顺图书馆主题集邮册;昆明结合海鸥元素,设计了一系列海鸥IP明信片;建水紫陶在保留传统器型美感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语言,开发出更符合当代审美的茶器与摆件;白族银饰则通过精巧设计,成为兼具民族特色与现代时尚的饰品。这些文创产品让云南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海鸥文创明信片很有云南特色,我已经买了一整套明信片寄给我的家人。”来自武汉的游客王华兴奋地说。
云南文创的实践,让文化在流通中被感知、被理解、被珍视,最终推动文化不断传承。在云南特色文创的加持下,云南不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或旅游目的地,它正通过一件件承载着云南特色文化的“礼物”,被具象化。无论是憨态可掬的瓦猫,还是承载着百年书香的邮票册,又或是印着海鸥的明信片,它们都将成为游客行囊中一份独特的“带得走的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