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角逐文华奖 闽剧《画网巾先生》托举几多青年戏曲梦
央视网消息 网巾一片,映射人性幽微;纸短情长,道尽千古哀思。
10月21日、22日,接连两天,由福建省文旅厅指导、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创排的闽剧《画网巾先生》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上演,正式角逐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剧目奖的终评竞演。
自2022年创排以来,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以剧目提升为抓手,着力做好青年演员传帮带工作,打通人才培养渠道,夯实人才成长阶梯,在剧目献礼中国艺术最高奖竞演之际,展示出精彩纷呈的人才答卷。
作为近年来难能可贵的优秀新编历史戏,闽剧《画网巾先生》在发出反思中华民族道统的灵魂叩问之际,也给一众闽剧新秀铺就了通往艺术殿堂的康庄大道。
搭舞台,构筑发挥才情的空间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介绍,《画网巾先生》的团队是1953年建团以来参加国家级赛事最年轻的演员队伍,也是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派出的最强青年演员阵容。
饰演南明隆武朝泰宁知县江申来的唐桂林1987年出生,饰演清朝福建总兵王之纲的郑宁1987年出生,饰演秀才冯生的林宇辉1996年出生、饰演清朝邵武府守将池凤阳的林仁冰1999年出生……闽剧《画网巾先生》全剧最小的演员周杰2006年出生,今年刚刚从福州市艺术学校闽剧班毕业。
不少青年演员在各大戏曲比赛中摘金夺银。唐桂林拿过两次福建省戏剧水仙花奖比赛金奖,今年7月拿的还是榜首;郑宁在福建省戏曲比赛重要赛事中拿过三金两银,是闽剧重要代表性剧目《曲判记》《乞丐皇帝》的第一男主角;林宇辉两次获得福建省艺术节全省戏剧会演金奖,其中一次是榜首,还获评2025中国戏剧表演艺术年度新秀,在闽剧重要剧目《大破天门阵》《红裙记》《荆钗记》《荔枝换绛桃》中担任主要角色;林仁冰在福建省艺术节全省戏剧会演、福建省戏剧水仙花比赛中各获一次金奖,在多个闽剧重要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

闽剧《画网巾先生》演出剧照。福建省实验闽剧院 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十分关心和支持闽剧的传承和发展工作。他曾指出:“闽剧要振兴与繁荣,必须造就一种人才迭出、后继有人的局面。”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闽剧人才培养的殷殷嘱托。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牢记嘱托,多年来一直力推新人,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人在各大赛事中崭露头角,走进闽剧的最高殿堂。”周虹说。
林宇辉表示:“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院团对青年演员的重视和栽培。毕竟参加文华奖这么重要的赛事,带来的不仅仅是院团的荣誉,也是福建艺术的荣誉。这么重要的戏给老演员演肯定是更稳妥的,院团领导确实很有远见和魄力。”
“这是很有内涵的一部戏,它传递出来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以及坚守传统文脉的信念,对当代年轻人是有警示意义的。参与这部戏,让我们这些青年演员在践行作为传统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艺术使命上更加登高望远。”郑宁说。
文旅部艺术司原一级巡视员吕育忠表示,令人欣喜的是看到了闽剧院新一代的演员,确实非常不错。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柳萍表示,尤其让人可喜的是,青年演员的表现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勇于让青年演员挑大梁,我觉得院团领导的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铸精品,铺就不断成长的阶梯
自2022年投入创排以来,《画网巾先生》经历过近20次大幅改稿,先后形成了5个重要版本。在精品意识的引领下,其对演员的雕琢和培养可谓脱胎换骨。
青年演员人生阅历比较简单,很难精准把握厚重的历史感。为此,导演徐春兰开出了一系列影视、戏剧、书本的读览清单,让青年演员通过吸收丰富的艺术养分,弥补先天不足。
郑宁回忆,导演推荐的电影多为二战题材,包括《辛德勒的名单》《黑天鹅》《国王的演讲》《至暗时刻》《海上钢琴师》《钢琴家》,甚至最近上映的《东极岛》《南京照相馆》。“这都是为了让我们尽早‘入戏’——感受战争铁蹄下底层百姓的命运多舛和内心煎熬,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学习剧中演员的表演手法和人物关系处理。”
为加强学习效果,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把徐春兰导演开出的读览清单全部下载下来,在剧场搭建了LED屏幕,花两周时间组织剧组人员每天看电影、看电视、看新闻、看书,做笔记、写心得,开了十几次座谈会。
为全方位提升艺术水准,福建省实验闽剧院请来闽剧表演艺术家林瑛和陈乃春,指点福州话台词的文读翻译和道白念诵。同时,还请来福州市闽剧院一级作曲家陈德忠、福建师范大学声乐教授林立君进行唱腔打磨,请福建京剧院的花脸演员黄嵩来指导同一行当的演员。
为抓住人物的灵魂,撑好全剧的筋骨,男主演林宇辉在导演徐春兰的引领下一直在揣摩和感受人物,光秀才冯生的行当就经历了4次根本变动。“第一阶段按老生来演,第二阶段按小花脸,第三阶段小生和小花脸结合,第四阶段以小生为主。”林宇辉说,“在不断的打磨中,人物感觉越来越水落石出。现在的表演就是让他越来越纯净,从而越来越悲凉。那种底层书生在滚滚历史车轮碾压下的悲凉感在空气中回荡,形成气场,一点一点渗出来。这样,全剧坚守道统的主题意旨就会更加直击灵魂。”
林仁冰感叹:“演绎《画网巾先生》这部剧,以前科班学的程式化表演不是最主要的,靠丰厚而复杂的内心活动来刻画人物情感关系和矛盾冲突是最大的挑战,对于演员的控场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验。院团和导演的不懈栽培,才有了我们现在的领悟和成长。”

闽剧《画网巾先生》演出剧照。福建省实验闽剧院 供图
“林宇辉演秀才冯生在头上自画网巾那一场戏吃得很透,好像戏魂附体,虽然是独角戏,但气场牵魂摄魄,是全剧的决胜关键;唐桂林演的知县江申来是全剧最难演的角色,内心必须特别饱满,才能把这个戏整个串起来,是定海神针:郑宁演的总兵王之纲自怜怜人的复杂心绪纤毫毕现,功力深厚;林仁冰饰演的守将池凤阳性格乖张、心理扭曲,活灵活现。”福建省实验闽剧院艺术总监陈琼说。
“这部戏兼具闽剧源流儒林、江湖、评讲三大风格,青年演员这么年轻就可以投身这样的艺术创作,在他们的艺术人生上是很好的磨砺,给他们的艺术成长带来了质的飞跃。”周虹说。
传帮带,培育共同进步的生态
“这次的演员队伍形成了‘70后’‘80后’‘90后’‘00后’的人才阶梯,最长的就是“70后”“梅花奖”演员陈琼,通过传帮带,引领各年龄段青年演员共同进步。“周虹说。
“陈琼老师很值得我们青年人敬佩,她作为艺术总监,陪着我们一遍一遍重复排练,从无怨言,从不懈怠。”林宇辉回忆,去年福建省第九届艺术节,剧组借了福州市闽剧院的排练场,有一次排练完出来,他和陈琼在福州市闽剧院的大厅售票处外面对戏,哭得稀里哗啦。“投入到这种程度,我很感动,也很感激陈琼老师。”
作为男、女主演,林宇辉与陈琼的对手戏是最多的。在一日又一日的言传身教中,陈琼对林宇辉的成长既惊叹又感慨。“今天下午对词的时候,我觉得他虽然穿着现代的衣服,但是缩在那边站着对词的样子,我觉得他就是冯生这个人物。有时候我在舞台上看,我都很怕他在这个人物里面出不来。”
“要学会抛戏、接戏,你把这个戏递给我,我才能更好地把这个戏再传递给你。”“去研究孙俪在《甄嬛传》里面的好几种哭,有含蓄的哭,悲伤的哭,很放声的哭,很小声的忍在心里的哭。”“做加法是一种演出,做减法也是一种演出,取决于对人物的理解和与观众能量的交流。”……陈琼将数十年演艺心得悉数传授给青年演员们,让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飞速登临艺术胜境。

闽剧《画网巾先生》演出剧照。福建省实验闽剧院 供图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青年演员的成长离不开各艺术门类的支持。从乐队、舞美、灯光到妆造……所有老师都对他们倾囊相授。尤其是主胡陈照老师,成为所有青年演员公认的恩师。
创排成立三年来,为深度整合、充分巩固、延展扩大表现心得,剧组开了近20次专家点评会。
唐桂林认为:“参加专家点评会最大的收获就是专家们对于这个剧目的深度剖析,让我学到了很多原来我自己没有分析出来的人物性格特征和特定历史背景剧目的主题意旨。”
林仁冰认为:”通过专家的讲解,让我对人物站位有不同了解,分析剧情、分析人物、分析表演的时候,会更加有方法有思路。这是我之前的短板。“
在各种研学、传习机制的带动下,剧组的青年演员间形成了很好的互助生态。每次排练完,他们都会花一个多小时聚餐,为的是相互说戏。
郑宁就曾诚恳地建议过林宇辉:“现在你塑造的冯生立在台上是不是有一点过于外放?或者说你如果要外放的话,就要在声腔上面加一些处理,但是你处理得又不是很到位。”这给林宇辉大幅调整人物塑造带来了很有益的启发。
“你肯定行,这只是时间问题,没关系。”“年轻人一步步慢慢来,不要着急。”“克服至暗时刻,迎来的将是你们艺术上的光芒四射。”3年来倾力扮演知心大姐姐的周虹见证了青年演员的成长,十分欣慰,“在剧院全体同仁的努力下,剧组青年演员在塑造人物、刻画人物,处理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还有对道白的处理、手眼身法步的运用方面实现了全面提升,非常有意义。”(文/陈尹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