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共赴“进博之约”共享中国机遇

11月4日,人们走在第八届进博会举办场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 新华社发

参观者在第八届进博会展区排队试乘沃兰特展出的天行Skylar飞机。 福建日报记者 尤方明 摄

11月6日,在第八届进博会宇树科技展台,人形机器人进行格斗表演。 新华社发

11月5日,观众在第八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选购毛绒玩具。 新华社发

11月6日在第八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拍摄的自走式青贮收获机 新华社发

11月5日拍摄的第八届进博会国家展格鲁吉亚馆 新华社发

11月5日,在第八届进博会国家展哥伦比亚馆,参展商(左)和媒体记者一起品尝咖啡。 新华社发

11月5日在第八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拍摄的来自捷克的水晶杯 新华社发

11月6日,参观者在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飞利浦展台了解MR7700多核磁共振设备。这是该产品在中国首发。 新华社发

10月29日在第八届进博会志愿者上岗宣誓仪式现场拍摄的舞蹈表演 新华社发
黄浦江畔,再赴东方之约。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本届进博会,境外参展企业比去年增加600余家,有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这一全球贸易盛会,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博会如同一座灯塔,以确定的开放姿态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信心与动力。
本届进博会坚持对外开放的筹办底色,泰国、阿联酋、尼日利亚、格鲁吉亚、瑞典、哥伦比亚等6国担任主宾国。中国馆则展示我国“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最新成就。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开放情况引人注目。作为进博会重要部分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11月5日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5》。报告显示,1990年至2024年,中国开放指数从0.5891升至0.7634,35年间提升近三成,升幅位居全球前列。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王雪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报告选取了中国开放的生动实践,包括共建“一带一路”、举办进博会、建立自贸试验区、完善全球治理改革等典型举措。这表明,中国的开放实践、开放举措已成为世界开放进程中的确定性力量,并不断为经济全球化做增量,提供新动能。
创新是进博会的另一关键词。“首发、首秀、首展”,进博会成为全球新品的“秀场标杆”与“流量密码”。德国西门子公司携10余款工业人工智能(AI)产品与解决方案亮相,加拿大可立克魔科技公司全球首发面向“银发族”的家庭陪伴机器人,中国首展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今年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一系列“硬核”科技产品和创新方案即将集中登场、加速落地。“我们将共享创新成果,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说。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十五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透过进博会的窗口,世界更深刻感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独特魅力,见证中国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展自己、造福世界的生动实践。(记者 陈洁)